近日,敦豪(DHL)發布行業觀察文章指出,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為全球貿易注入活力和動力的同時,為企業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中國正全面走向復蘇,并在2023年實現了5.2%的經濟增長目標,與前一年相比有大幅提升。此外,制造業也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文章稱,中國是推動全球貿易增長的催化劑。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約占全球產出的30%。中國的“重新開放”對全球貿易有著深遠的影響,并將進一步促進全球經貿發展。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及在全球貿易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是各行各業的企業都無法忽視的。
中國擁有8.99億消費人口,是全球消費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對全球GDP的貢獻為18%左右。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在成為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世界領導者,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產品生產國之一。此外,在奢侈品和工業機械領域,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占比高達40%。
中國的外貿保持韌性。中國2023年外貿“成績單”,好于預期,進出口同比都實現了微增,實現了促穩提質的目標?!?022年DHL全球連通性指數報告》指出,中國在國際貿易流動方面的表現較上一年度提升至55分,在參與全球貿易廣度排名的17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四。
在國內,工業產出持續復蘇,但因原材料成本高企和競爭加劇等因素,增長并不平衡。2023年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達到52.6,為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文章指出,中國仍保持著高度韌性,并繼續在貿易和制造業領域發揮著巨大影響力。
2023年11月,位于香港的敦豪中亞樞紐舉行擴建投運儀式,凸顯了亞太地區與中國之間的緊密關系。該樞紐投資總額5.62億歐元,擴建后處理能力將提高近70%,可更好地滿足貨量和航運大幅提升的需求。
敦豪認為,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旨在促進經濟復蘇的政策,將推動和加快制造業和供應鏈的復蘇。2023年3月,中國擴大了支持小型企業和重點行業的稅收優惠力度,主要措施包括研發費用減稅,以及降低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所得稅稅率。此舉預計將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每年減負4800億元人民幣。針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也將能提高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這些政策包括放寬首套房購房資格標準,降低現有首套房抵押貸款利率。得益于這些措施的出臺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將對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的預測上調至5.4%。
綜上所述,中國將繼續為進出口企業帶來令人矚目的發展機遇。除了強勁的市場基本面和不斷優化的政策紅利,中國還受益于區域貿易伙伴關系,這使得貨物和商品的流動更加高效且更具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