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澳大利亞郵政公布了2025財年上半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業績,收入為50.1億澳元。這一業績得益于其去年年末寄遞高峰期的業務推動,加之其“郵政2026年”戰略轉型計劃的實施,以及包裹量的增加和成本控制的成果。
盡管業績有所改善,但澳大利亞郵政仍面臨著信件下滑結構性問題和包裹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
成本減少超8700萬澳元
上半財年,澳大利亞全國的包裹投遞量超過2.62億件,同比增長3%。信件量則繼續下滑,半年內減少9820萬封,同比下降10.6%。
澳大利亞郵政繼續推行“郵政2026年”轉型戰略。上半財年,隨著成本的削減、非核心業務的關閉以及業務的精簡,其共節省8720萬澳元。
成本的降低也得益于政府現代化改革措施的實施。其中包括“新投遞模式”的推行,即非緊急信件由每個工作日投遞1次改為每2個工作日投遞1次。這種新模式目前已在澳大利亞郵政超過119個網點實施,預計今年年底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澳大利亞郵政指出,這些改革有助于建立一個更具財務可持續性的企業。為了實現集團長期的財務可持續性,仍需對郵政服務進行改革。
信件業務持續大幅虧損
上半財年,澳大利亞郵政包裹收入增至35.3億澳元,同比增長6%。2024年最后兩個月,澳大利亞郵政投遞了超1億件包裹,同比增長超3%。
澳大利亞的包裹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全球大型物流和電商平臺服務商持續在澳大利亞布局,有的投資超過10億澳元。國際市場上出現的“再商務”平臺也帶來了一定的市場競爭。
自2024年4月,澳大利亞郵政將基本郵政資費(BPR)上調了0.3澳元,使上半財年信件收入有所改善,增長了10%,達到9.435億澳元,但信件業務仍虧損8370萬澳元。澳大利亞民眾寄信越來越少,現在平均每個家庭每周收到的有址信件不足2封。此外,其節日郵票10多年來價格未變,銷量自2017年以來減少了72%,降至470萬枚。
2024年11月,澳大利亞郵政向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將BPR從1.5澳元提高到1.7澳元,以幫助解決信件持續虧損的問題。該委員會目前正在評估上述提案。澳大利亞郵政指出,即使提價獲得批準,信件服務仍將處于虧損狀態。
擴大與銀行合作范圍
隨著郵局柜臺交易和人流量的持續下降,澳大利亞郵政正在優化服務網絡,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這包括在全國范圍內增加包裹柜網絡,嘗試新的包裹格口設置,并優化包裹容量,以改善客戶體驗。同時,澳大利亞郵政已全面采用現代化的POS系統“POST+”,取代已使用30多年的舊系統。去年年末業務旺季期間,該系統表現出色,通過新系統完成的交易量創下歷史新高。
最近,澳大利亞郵政還與現有的銀行合作伙伴Commonwealth Bank、National Australia Bank和Westpac敲定了新的合作協議,并吸納新的合作伙伴澳新銀行加入。這意味著,澳大利亞郵政的金融服務已經與大型銀行達成合作。郵政用戶可在約3400個郵局獲得更加標準可靠的金融服務。澳大利亞郵政稱,在許多社區,郵局是用戶唯一可以獲取現金的地方。上述新協議還將有助于維持數千家許可郵局的可持續發展。許多許可郵局由家庭式小企業經營,在服務當地社區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亞郵政集團首席執行官兼常務董事Paul Graham表示,澳大利亞郵政在實現“郵政2026年”戰略方面繼續取得重大進展,集團在大部分業務領域都取得了實質性改善。
但正如全球郵政業遇到的挑戰,澳大利亞郵政的信件量將持續下降,“預計信件服務不再恢復盈利”。
“雖然上半財年業績有所改善,但這仍受益于傳統的盈利模式。隨著傳統收入來源的萎縮,下半財年仍然充滿挑戰?!盙raham稱,仍需進一步改革,以確保澳大利亞郵政的長期發展相關性和財務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