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快遞物流企業的角度來看,應該如何在不同市場構建核心壁壘,提高競爭力呢?
圓通速遞副總裁楊新偉表示,不同的企業投入的要素不一樣,所選擇的路徑也不一樣。對圓通來說,就是跟隨著中國跨境電商等企業一起走出去。
楊新偉說,歐美市場的快遞物流平均派送價值非常高,如果把中國模式拷貝過去,優勢非常明顯。但在東南亞國家,總體市場才一兩千萬件,價格競爭激烈,所以圓通在當地不以快遞小包為主,而是選擇用快遞思維搭建快遞物流網絡,形成規模來服務于中國制造業。
“隨著制造業向東南亞轉移,原材料從中國流往東南亞變成產品,再銷往歐美市場,這一增量不斷上升,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空間?!?/strong>
在加強國際合作方面,歐聯物流董事長翁德順舉例說,公司目前已與眾多華人企業及外企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為他們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快遞物流方案。作為一家總部位于法國的綜合性物流公司,歐聯物流經過數年市場開發和網絡建設, 已在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比利時、英國、愛爾蘭、比利時、葡萄牙、希臘、匈牙利、斯洛伐克、波蘭等諸多國家設立了分公司與集散中心。而在完善歐洲物流服務的基礎上,未來歐聯物流還計劃通過尋求國際合作,進一步拓展國際業務,將目光擴展至更多國家和地區。
亞太速遞商論壇首席代表費勃也認為,國際快遞物流具有高附加值等特點,中國快遞物流企業嘗試更多國際合作,將有助于進一步開拓整體物流市場。
費勃引用數據表示,中國國際及港澳臺的快遞單量,在整個快遞業務單量當中只占1.8%,但是收入的占比達到了11%,中間差不多有6倍的差距,說明國際間快遞寄遞具有高收入、高附加值、高未來可預期的特點,整個業態在未來大有可為。
“其實很多國家快遞在生活中的參與度遠遠達不到中國這么高。具體來看,甚至在歐洲和北美的發達國家,快遞的應用場景很重要的是在商務領域,具體到個人用戶,國外快遞成本是很高的,其實限制了普通用戶對快遞服務的想象力。如果中國快遞企業可以走出去和在地國家的快遞企業一起把市場做大,我相信未來是可期的?!?/p>
具體到未來的合作方向,費勃說,從全行業的角度來看,會有兩個比較中長期的合作領域,一是高價值、高技術含量的一種業務形態,比如芯片零部件或是醫藥冷鏈運輸;二是推動低碳綠色快遞發展這一領域。
申通國際CEO李衍升也非??春脟H快遞物流業務價值。
他引用數據說,今年整體中國國內快遞業務量在1100億,整體快遞收入1萬億,平均每一票快遞收入約9元。但反觀美國市場,一年約200多億票的快遞,整體收入為約1.5萬億?!八麄兊目爝f量是我們的1/5,但收入是我們的1.5倍,所以海外市場一定是非常有潛力的?!?/p>
但他同時指出,雖然海外快遞物流業務的蛋糕很大,但作為快遞物流企業如果不補足資源、提升短板,是切不到的這塊蛋糕的。
他具體分析指,首先目前快遞出海做的都是跨境端到端業務,整個鏈路非常長,整體整合也非常復雜,包括國內攬收、出口清關、干線、海外端清關,以及海外端派送。那么就需要明確其中哪些關鍵環節是真正需要投入資源去提升的。在業務上抱團出海,能夠幫助企業進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另外一個關鍵環節就是清關資源,包括出口時對方國家的清關資源,以及進口時的海關資源?!白罱恍┛爝f物流企業在清關資源方面在海外做戰略合作,在做控股、參股的動作,都是希望能夠一定程度上把海外的關口和國內關口,促進整體跨境電商物流穩定發展?!?/p>
他還表示,在逆向物流方面也需要很大提升。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一般飾品、服裝等的退貨率往往在20~30%,如果沒有好的退貨或是逆向物流方式,物流企業就“切不到這塊蛋糕”。
除此之外,李衍升認為,中國快遞物流出海還需要提升兩項能力。一是全球化公司的管理?!斑@需要我們更多向DHL、亞馬遜這樣的公司學習,他們在全球已經建立了一張網絡,業務能夠在其中踐行下來?!?/p>
另外一項需要投入資源和補足的是海外獲客能力??缇畴娚炭爝f物流公司很多業務都是圍繞中國跨境電商,其實還有一塊很大的業務是海外獲客,而這部分的利潤率要高得多。
整體來看,中國快遞物流出海,仍需要補足許多新的能力和資源,這是件任重道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