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同時,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與公司、產品及其生產、包裝、交付等相關的社會和生態效益。因此,現在社會上興起一種“再商務”,涉及二手物品的買賣、交換或租賃。像Vinted和OLX這樣的在線二手平臺就為消費者提供通過二手商品和普通商店難以找到的獨特商品。
據CBCommerce網站數據,2021年歐洲再商務市場的價值已經達到750億歐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1200億歐元,增長60%,占歐洲電商市場的份額將從10%增長到14%。Last Mile Experts咨詢機構專家Marek Rozycki和Arkadiusz Kawa認為,這無疑將使再商務成為“最后一英里”遞送新力量,帶來包裹的增量。
正如物流在電子商務中至關重要一樣,如果沒有有效的物流服務,循環經濟和網絡經濟的運作也是不可想象的。再商務的運營要求企業家考慮從儲存到運輸和退貨的所有要素的有效運作,這就需要綜合、靈活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而最終的物流模式取決于再商務和市場的類型。
上述專家表示,在一些模式中,二手商品的所有者自己提供部分物流服務,而在其他模式中,中介機構處理這些業務。在傳統的二手電商平臺上,賣家提供的商品通常以“本地交換”的方式直接發送或移交給買家。因此,賣方負責準備出售物品并將其交付給買方。在這種模式中,平臺僅僅促進交易,而不執行物流操作。然而,這種方式正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最初一英里”和“最后一英里”遞送方面,一些平臺,特別是Vinted、Allegro、亞馬遜和OLX,正在發展自己的配送網絡和能力。
對于像Zalando Pre-owned或Patagonia Worn Wear這樣的公司來說,他們購買、交換或接受免費的二手物品,然后再將其出售,并且承擔了大部分物流服務。根據需要,使用過的物品需要刷新、清潔、修理或重新包裝以供轉售。因此,上述公司需要匹配倉庫基礎設施以適應這些需求,包括用于準備轉售產品的額外處理和儲存空間,直至接收訂單后發貨。
不管采用哪種模式,基于互聯網再商務的關鍵因素是交付。大多數交付由外部物流公司處理,但也可以由賣方或買方以自提的形式完成。無論是遞送到包裹柜還是收寄點,抑或送貨上門,都涉及末端派送。
由于二手物品的價格通常較低,末端派送成本往往成為二手商品總購買成本中的大頭。因此,業界認同的最具成本效益的交付形式是派送到包裹儲物柜和取件點,多件貨物可以一次交付到一個地方,降低最初交付和最后取件的成本,且更環保。
Kawa稱,再商務的發展面臨一些挑戰,但會越來越受歡迎,吸引那些有環保意識的、愿意購買低價商品和重視獨特商品的消費者。如果擴大上述類別商品的可派送范圍,預計再商務甚至將超越服裝、電子產品、家具、運動器材等的受歡迎程度。而技術進步將通過更先進的在線平臺、評估產品狀況的工具以及“最后一英里”服務的改進,推動再商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