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技術、物流和金融服務的全球運輸和郵寄公司必能寶公司(Pitney Bowes)最新公布的全球包裹運輸指數報告顯示,隨著日本國內消費和電子商務需求放緩,這個全球第三大包裹市場的寄遞企業表現不佳。
日本國內包裹市場由大和運輸(Yamato)、日本郵政(Japan Post)和佐川急便(Sagawa)3家公司主導。據必能寶的報告,大和運輸占據了43%的市場份額,日本郵政為28%,佐川急便為25%。
必能寶研究顯示,日本的包裹運輸量從2021年的92億件下降到2022年的91億件,減少1.1%。包裹收入2022年達270億美元,同比下降17%,單件包裹的收入大幅下跌16%,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元對日元的大幅走強。
大和運輸開啟網絡整合
必能寶報告指出,2022年,日本三大寄遞企業的業務量變化存在差異。大和運輸增長2.6%,達到31億件,而日本郵政下降4%至42億件。從3家企業2023/2024財年一季度(2023年4~6月)的業績來看,今年市場的下行趨勢仍在繼續。
大和運輸報告稱,由于電子商務需求低迷,公司一季度快遞業務量下降1.6%,至4.42億件,包裹收入下降1.3%,至2083億日元。不過,由于運營成本上升,包括國際物流等多種其他業務在內,大和控股一財季收入下降0.9%,至4202億日元,營業利潤減少1/3至16億日元。不過,由于其采取了一系列節約成本措施,包裹業務的營業利潤有所提高。
大和運輸一直在進行網絡整合,計劃將分支機構從2023年3月時的3330多家減少到2024年3月的約2800家。近日,大和運輸與Quadient續簽了包裹快遞柜合作協議,目前雙方合作使用的快遞柜約為6800組。同時,大和運輸投資了15個大型的“最后一英里”交付倉庫以整合優化其包裹網絡,其中6個倉庫不久前已投入運營。還在東京南部開設了首個溫控倉庫,以應對食品在線銷售的增長。
大和運輸的另一大動作是與其他競爭者開展合作。今年6月,其與日本郵政將從2023年年底開始在直郵和小包裹遞送方面展開合作。前者的小包裹(Kuroneko)和郵件將逐步融入后者網絡并完成末端遞送。這種資源共享的伙伴關系旨在解決明年日本可能出現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屆時,日本將實施新的快遞員工加班管理制度。
與此同時,大和運輸還在擴大其國際業務。7月,大和運輸在印度開設了首批3家物流中心。3個物流中心分別位于德里附近的馬內薩爾、班加羅爾和艾哈邁達巴德,將主要為汽車企業客戶服務,并提供從國內和國際供應商到生產工廠的制造零部件運輸服務。
日本郵政營業虧損69億日元
日本郵政一財季(2023年4—6月),其“郵政及國內物流”業務收入下降1.3%至4829億日元,運營成本上升0.9%,營業虧損69億日元,而上年同期實現了40億日元的盈利。好消息是,其包裹業務量增加了2.3%,達到2.38億件,其中Yu-Packet包裹量增加了6.8%。
日本郵政的國際物流業務子公司澳大利亞Toll集團的收入下降了29%,部分原因是運費下降,運營成本也降低了27.6%,這使得該業務部門在上述財季內實現了800萬澳元的利潤,但比去年大幅減少79.4%。
總體而言,包括大型金融服務和保險業務在內的日本郵政控股公司(Japan Post Holdings)上述財季內凈虧損85億日元,其中包括對陷入困境的日本電子商務集團樂天(Rakuten)所持股份進行了850億日元的巨額減記影響。
佐川急便業務板塊全線下跌
佐川急便一財季(2023年4—6月)的包裹和貨運量及收入也有所下降,營業收入下降17.7%至3185億日元,營業利潤下降43.4%至188億日元。
佐川急便包裹寄遞業務的營業收入下降2.5%,至2520億日元。雖然服務資費有所上漲,但未能抵消包裹量減少1100萬件帶來的影響。該部門的營業利潤下降21.8%至172億日元。
出于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以及受到美國消費需求不振等因素的影響,佐川急便在海運和空運領域的物流貨運量均大幅減少。加之運輸費用的降低,物流部門的營業收入下降了55.1%,為512億日元,營業虧損11億日元,上一財年同期的營業利潤則為83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