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以“全球服務 互惠共享”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京開幕。5日一早,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來到服貿會“中國快遞”展區,與工作人員交流,與參展觀眾互動,對中國快遞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和積極“走出去”點贊。劉君強調,“我國快遞企業要繼續走出國門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形式可以因地制宜,路徑可以順勢而謀,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全球更多的消費者可以享受不一樣的‘中國速度’?!?/span>
服貿會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線下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與進博會、廣交會共同構成新時期對外開放三大展會平臺。貼合展會主題,快遞展臺具體展現出我國快遞業國際服務網絡布局與發展情況。中國郵政、順豐、圓通及DHL、UPS、FedEx六家企業的飛機模型梯隊和快遞小哥抗擊疫情中的勇敢逆行畫面展示,引得不少觀眾駐足。
在郵政、順豐、百世等快遞企業展示國際進程的大屏幕前,劉君詳細詢問了每家快遞企業的“出?!鼻闆r,企業通過不同形式展示了為全球客戶提供專業跨境物流及海外倉配一站式全球供應鏈服務的情況,包括跨境出口服務、海外倉配服務以及本土化快遞網絡派送服務等。劉君說:“新冠肺炎期間,國際航班大幅減班停航,全球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中國郵政積極拓展海運快船運郵通道,順豐等企業在此期間大力開拓航線,積極拓展國際線路,保證百姓正常用郵和服務跨境電商發展。下一步企業不但要在國際通行之間加大力度,還要在目的地國家市場做好當地寄遞網絡落地,依法依規有序經營,既競爭合作,又優勢互補,推動中國快遞業加速建設面向全球的寄遞物流服務體系?!?/span>
2020年我國快遞業開始實施“出?!惫こ?,推動制定促進國際寄遞物流發展政策文件,拓展國際服務網絡,加快國際快遞航空網絡能力建設??爝f企業在亞洲 、歐洲、北美、澳洲等地區開通國際航線,設立海外倉,并與國外物流企業合作,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國際快遞服務網絡布局更加迅速和廣泛。2019年,我國快遞行業全年完成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14.4億件,同比增長29.9%。全行業國際業務收入接近800億元,年支撐跨境電商交易額4400億元。在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環境下,今年1-7月,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9.2億件,同比增長22.7%。
展臺一開,客從四方來,快遞高鐵極速達服務和“中歐班列”展區前人頭攢動。一輛“復興號”載客動車組列車模型講述著“高鐵極速達”背后的故事,“高鐵極速達”開通了617條線路,覆蓋80個城市、91個高鐵車站,主要運送有緊急寄遞需求的商務信函、生鮮農產品、個人緊急貴重物品等?!爸袣W班列”模型同時亮相展區,近些年來,中國快遞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順豐、圓通等快遞企業先后開通中歐班列專線,參與歐洲多個國家的貨運樞紐建設,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快遞配送網絡,全力服務中國與歐亞各國產業鏈與供應鏈。在這里,劉君偶遇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萬正峰,雙方就高鐵快遞、中歐班列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溝通。劉君表示,中國快遞業愿意為鄭州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輻射力的現代國際物流中心付出更大努力。
作為歷屆展會的亮點展區,快遞“黑科技”一直備受矚目。在菜鳥裹裹自助寄快遞柜前,劉君體驗了自助寄快遞的所有步驟,掃碼下單、實名認證、稱重支付、包裝投遞,四步輕松完成寄件。順豐展區的一副全流程動圖,詳細展示了一件快件的收轉運派過程,使用工具包括智慧物流地圖、AI識別、自動化分揀、智慧包裝、綠色包裝、智能穿戴設備、信息安全設備、無人機等。劉君說,“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快遞業的科技創新成為推進快遞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支撐。我們期待企業努力加碼數字進程,一家創新多家受益,共同推進科技落地應用,用看不見的科技進步為老百姓帶來更多看得見的優質服務?!?/span>
據了解,目前服務業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65%。此次服貿會,線上線下、室內室外,來自148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組織、駐華大使館、境外商協會及1.8萬家境內外企業與機構、超過10萬人參展參會,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集中亮相。服貿會給企業提供了非常好的開放合作機會,為產業鏈上的企業建立了一個高效對話、溝通平臺。用小快遞透視大交通,用小包裹服務大民生,中國快遞正在整合公路、鐵路、航空等運輸資源,融入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情況,同時以快遞國際化發展為著眼點,加速全球網絡布局,向綜合物流運營商轉型,服務貿易全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