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中國快遞協會快遞沙龍(第七期)——快遞保價研討會在中國政法大學召開。會議匯聚了快遞業、法律界、保險機構及消費者協會等多方代表,共同探討快遞保價服務的現狀與發展。中國快遞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韓瑞林、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商文江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也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由中國快遞協會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中通法務總監許峰主持。
會上,韓瑞林秘書長在發言中強調,快遞作為服務型行業,它的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應該是高水平的服務,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是我們高質量發展中所要考慮的內容。同時韓瑞林指出,司法實踐中保價條款的適用,對分擔快遞企業風險,提高交易效率,明確糾紛處理方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希望企業對有關法規有深度的理解,對依法發展的經營有深度的思考,從而推動有關標準的制定,以提高企業依法管理水平,推動快遞業的高質量發展。
會議從企業、專家、域外及業外等多個視角探討快遞保價服務的法規、現狀與挑戰。法學界著名法學家楊立新教授也就《民法典》第506條在快遞服務合同糾紛中的適用進行了分析,還對快遞企業與寄件人的履行合同提出了許多風險提示與中肯建議。
會議就《快件保價服務》團體標準進行討論。順豐速運代表姚宗元對團體標準的起草背景進行了說明,指出當前快遞保價服務缺乏統一標準指引,亟需制定相關標準以推動行業健康發展。郵政、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菜鳥、京東、蘇寧、德邦、宅急送、豐巢以及外資快遞企業的代表紛紛就團體標準的制定,表示具有現實必要性,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大家一致認為,團體標準的制定將有助于規范快遞保價服務行為,提升服務質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快遞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會上,中國快遞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丁紅濤主持了案例發布環節。會議向與會代表印發了《中國快遞業保價規則典型案例》,通過案例的形式展示了快遞保價服務在實際操作中的典型問題和解決方式。從這些案例的判決結果上看,司法機關對未保價快件的損失賠償,支持在約定的倍數范圍內賠償,對保價快件的損失賠償,司法機關支持按照約定的保價規則賠償等這些司法觀點為快遞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有助于推動快遞保價服務的規范化發展。
會議最后進行了中國快遞協會法律專業委員會的換屆選舉。申通快遞法務負責人史李寅當選中國快遞協會第四屆法律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現場向史李寅頒發了聘書,并對其未來的工作表示了期待和支持。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他表示,本次會議是一次高質量的研討,與會代表就快遞保價服務的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期待各方能夠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快遞保價服務的完善和發展。